美國是很講究信用的國家
應該說 在美國 信用就是一切
剛來的時候 沒有信用 什麼都要押金 水電 電話 網路
沒有信用紀錄真的很不方便(有些就算想用押金還不准辦 因為推銷的人不會用)
不過久了之後 漸漸感受到要有信用紀錄的理由
因為他們所有的交易 幾乎都是先享受 後付款
所有的交易模式 都不會讓你想到 口袋裡到底有多少錢 到底負不負擔的起
舉最簡單的超市交易為例
我自認我是很節制的人
到了超市 看到那麼大的賣場 那麼大的推車
就會忍不住把它放滿
(特別是看到大家的車都很滿 只有自己空空的時候)
空空的反而有股奇怪的罪惡感
付錢的時候 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刷信用卡或付支票(就站在櫃檯寫名字跟金額 很神奇)
信用卡的機器還擺在顧客那邊 叫你自己刷
先不說買了其他的奢侈品
我覺得光超市 就可以讓普通收入的人幾乎破產吧:P
因為最近信用危機造成的金融風暴
美國有些電視台開了些CALL IN節目
專門給大家問問題
聽到打電話進去的人說自己的狀況(薪水 負債 貸款等等)
就覺得難怪會有風暴
我幾乎沒有看到一個人沒有負債
有一個節目很有趣 你想敗家的話 先打電話進去 主持人會依據你的經濟狀況 告訴你妳可不可以買
打電話進去的人都好誇張 明明卡債都還不完了 還打電話進去說他想買相機/機車/首飾 等等
還有個年薪兩三百萬台幣的人 居然也會有卡債
其實我覺得 在美國 這不是信用的問題 而是自制力的問題
每個人都想維持自己的好信用
只是商業的促銷手段 讓你陷入其中而不自知
驚醒的時候 已經無力負擔了
感恩節跟聖誕節要到了
到處都佈置好了 看的出來商店在這波的野心很大
這個信用天堂 其實是個地獄
Friday, November 14, 2008
Thursday, October 30, 2008
中文學校救火隊
上個禮拜開始
因為教會的中文學校老師最近有很多重大的考試跟發表會
所以臨時找我去代課半學期
對象是教會的高中生 大家都有點基礎 只是寫不太好
開始準備教材以後
認真思考中文的文法問題
覺得中文真的很不好學
筆劃又難 還有注音(因為都是台灣的小朋友 大家是從注音學起)
所以說 我應該可以把英文學的更好才對
不過 美國長大的小朋友真的好活潑
上課都一直講話
還好他們都還蠻尊重我的 會回答我的問題
希望我上的對他們有幫助
(美國有一種考試叫做SAT 其中有一科是中文 可以當作申請大學的一個科目 有點類似托福)
因為教會的中文學校老師最近有很多重大的考試跟發表會
所以臨時找我去代課半學期
對象是教會的高中生 大家都有點基礎 只是寫不太好
開始準備教材以後
認真思考中文的文法問題
覺得中文真的很不好學
筆劃又難 還有注音(因為都是台灣的小朋友 大家是從注音學起)
所以說 我應該可以把英文學的更好才對
不過 美國長大的小朋友真的好活潑
上課都一直講話
還好他們都還蠻尊重我的 會回答我的問題
希望我上的對他們有幫助
(美國有一種考試叫做SAT 其中有一科是中文 可以當作申請大學的一個科目 有點類似托福)
月光族
月底到了
雖然這個月很努力在控制預算
不過兩個人生活還是有點難控制在預算內
常常會有一些非正常的支出(電腦螢幕 燈泡 等等家電用品)
只要有一項就會超出預算
下個月月底是感恩節(黑色星期五)
感覺 下個月也很難在預算內達成了吧??
努力一下~~
最近都很努力在省錢
當起沒有土的農夫
水耕蔥 水耕豆芽
還蠻好玩的
有空再PO上網
雖然這個月很努力在控制預算
不過兩個人生活還是有點難控制在預算內
常常會有一些非正常的支出(電腦螢幕 燈泡 等等家電用品)
只要有一項就會超出預算
下個月月底是感恩節(黑色星期五)
感覺 下個月也很難在預算內達成了吧??
努力一下~~
最近都很努力在省錢
當起沒有土的農夫
水耕蔥 水耕豆芽
還蠻好玩的
有空再PO上網
Saturday, October 18, 2008
Laurie? 瑩潔? Weng?
來到美國 最苦惱的事情 就是要底要用什麼名字好
在新加坡的時候 曾經試著把中文跟英文名字都介紹給西方朋友
結果反而造成困擾 因為要記兩個名字
後來想說 正式的場合要用我的中文名
畢竟PAPER 護照都是這樣
然後我在ESL的課堂上 就用了我的中文名
可是後來發現 這樣大家都記不住我的名字 因為YING-CHIEH實在是太難發音了
而且我的護照拼音很奇怪 居然拼WENG
(如果不給我中文 我也發不出來吧)
然後在美國教會的時候 我介紹自己是LAURIE
結果教會都會有一些對中華文化特別有興趣的朋友
就問我說 那我中文本名到底叫什麼
~~~~~~~~~~~~~~~~~~~~~~~~~~~~~~~~~~~~~~~~~~~~~~~~~~~~~~~~~~~~~
真是搞不懂 到底要用什麼名字好??
有個韓國朋友 他叫我們叫他PARK 因為他姓PARK 可是在韓國 這個姓超常見的
我好像應該學他 請大家叫我WENG 反正不常見 ㄧ個音也比較好記/好發
還是要像科技業一樣 乾脆叫YC好了(基本上我覺得這樣兩個字也不好記)
~~~~~~~~~~~~~~~~~~~~~~~~~~~~~~~~~~~~~~~~~~~~~~~~~~~~~~~~~~~~~
所以說
以後我給小孩取名字的時候
ㄧ定要取個英文跟中文很相近 好發音的名字
在新加坡的時候 曾經試著把中文跟英文名字都介紹給西方朋友
結果反而造成困擾 因為要記兩個名字
後來想說 正式的場合要用我的中文名
畢竟PAPER 護照都是這樣
然後我在ESL的課堂上 就用了我的中文名
可是後來發現 這樣大家都記不住我的名字 因為YING-CHIEH實在是太難發音了
而且我的護照拼音很奇怪 居然拼WENG
(如果不給我中文 我也發不出來吧)
然後在美國教會的時候 我介紹自己是LAURIE
結果教會都會有一些對中華文化特別有興趣的朋友
就問我說 那我中文本名到底叫什麼
~~~~~~~~~~~~~~~~~~~~~~~~~~~~~~~~~~~~~~~~~~~~~~~~~~~~~~~~~~~~~
真是搞不懂 到底要用什麼名字好??
有個韓國朋友 他叫我們叫他PARK 因為他姓PARK 可是在韓國 這個姓超常見的
我好像應該學他 請大家叫我WENG 反正不常見 ㄧ個音也比較好記/好發
還是要像科技業一樣 乾脆叫YC好了(基本上我覺得這樣兩個字也不好記)
~~~~~~~~~~~~~~~~~~~~~~~~~~~~~~~~~~~~~~~~~~~~~~~~~~~~~~~~~~~~~
所以說
以後我給小孩取名字的時候
ㄧ定要取個英文跟中文很相近 好發音的名字
Wednesday, October 15, 2008
網誌重新開張
人真的很奇怪
在異鄉比較會想要來寫寫東西
可能是在台灣的生活太精采了(這兩年真的超忙)
反而沒空 或沒有心思 特別為生活留下紀錄
算算也來美國兩個月了
可能是因為有人陪 也可能因為這次要長期抗戰
之前在新加坡的時候 覺得兩個月好久
現在總覺得才剛開始而已
上ESL的課 真的覺得學習力跟年紀成反比
而且語言沒有練 真的退步的好快
既然是無所事事的F2(註)
就全力衝刺英文吧!
不管下一步是什麼 語言還是第一要件.
(註)我在這邊拿的簽證是F2 type(F1國際學生的配偶)在美國拿F2不能有任何的工作 不能做全職學生
只能做PART-TIME不拿學分的學生 感覺就是米蟲ㄧ大隻就是了
在異鄉比較會想要來寫寫東西
可能是在台灣的生活太精采了(這兩年真的超忙)
反而沒空 或沒有心思 特別為生活留下紀錄
算算也來美國兩個月了
可能是因為有人陪 也可能因為這次要長期抗戰
之前在新加坡的時候 覺得兩個月好久
現在總覺得才剛開始而已
上ESL的課 真的覺得學習力跟年紀成反比
而且語言沒有練 真的退步的好快
既然是無所事事的F2(註)
就全力衝刺英文吧!
不管下一步是什麼 語言還是第一要件.
(註)我在這邊拿的簽證是F2 type(F1國際學生的配偶)在美國拿F2不能有任何的工作 不能做全職學生
只能做PART-TIME不拿學分的學生 感覺就是米蟲ㄧ大隻就是了
Tuesday, February 5, 2008
我的人生?
一下又過半年了
今年我的人生會有重大改變 要結婚 要去美國
每項都是未知的明天
老實說真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我的個性其實不喜歡變動
現在其實過的很好 待遇 生活品質 都很滿足
不過這樣下去感覺也很無趣
雖然說好像是因為別人的因素而要去做這些改變
但是 其實心裡是鬆了一口氣
有一個正當的理由 去挑戰一下
矛盾的我
又想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卻又想要有份有挑戰的工作
想要很閒的生活 又想要忙碌的生活
願上帝保佑!
今年我的人生會有重大改變 要結婚 要去美國
每項都是未知的明天
老實說真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我的個性其實不喜歡變動
現在其實過的很好 待遇 生活品質 都很滿足
不過這樣下去感覺也很無趣
雖然說好像是因為別人的因素而要去做這些改變
但是 其實心裡是鬆了一口氣
有一個正當的理由 去挑戰一下
矛盾的我
又想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卻又想要有份有挑戰的工作
想要很閒的生活 又想要忙碌的生活
願上帝保佑!
Monday, July 2, 2007
好快的一年
從新加坡回來台灣已經一年了
這一年也開始在工作了
不知為何 這一年感覺過的很沒有"實感"
新加坡的一年感覺好久 台灣的一年感覺好快喔
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這種感覺呢?
自從去交換以後 每隔一陣子就很想出國旅遊
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吧
這一年去了大阪三次(真的愛上關西了)
去了美國一次
在台灣也會跟永茂去玩
每一次旅遊的結束 就會開始想下次旅遊何時開始好呢
看到滿滿的護照簽證紀錄
就有ㄧ個成就感(ㄧ直沒寫的遊記 看來也不會動筆了吧)
不過這次去美國 還是讓我覺得 自助千萬要小心
任何一點小事都要注意 靈機應變很重要
飛機的事情讓我多學了一課呢!
未來的旅程還沒有想好
太遙遠了~~~~~
哪裡才是航程的目的地呢?? 尋找中
這一年也開始在工作了
不知為何 這一年感覺過的很沒有"實感"
新加坡的一年感覺好久 台灣的一年感覺好快喔
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這種感覺呢?
自從去交換以後 每隔一陣子就很想出國旅遊
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吧
這一年去了大阪三次(真的愛上關西了)
去了美國一次
在台灣也會跟永茂去玩
每一次旅遊的結束 就會開始想下次旅遊何時開始好呢
看到滿滿的護照簽證紀錄
就有ㄧ個成就感(ㄧ直沒寫的遊記 看來也不會動筆了吧)
不過這次去美國 還是讓我覺得 自助千萬要小心
任何一點小事都要注意 靈機應變很重要
飛機的事情讓我多學了一課呢!
未來的旅程還沒有想好
太遙遠了~~~~~
哪裡才是航程的目的地呢?? 尋找中
Subscribe to:
Posts (Atom)